這個問題是很普遍的,因為“劃算”永遠是我們首位考慮的;我的經(jīng)驗是首選電地暖,然后可以水地暖,最后才是暖氣片,具體原因如下:
安裝面積介紹:55平米兩居室,肯定是屬于小戶型的范疇了,依據(jù)我的經(jīng)驗,除去廚房、衛(wèi)生間及生活陽臺,實際的采暖面積估計在40平米左右。
一、前期總造價的比較:
使用電地暖,它的總造價是最劃算的。電地暖的安裝,與水地暖的安裝流程比較相似:
1、清理干凈地面后,鋪上防潮膜。
2、接下來鋪上2公分厚的保溫板,再做上沿墻保溫帶。對于面積大于15平米的區(qū)域,應(yīng)該設(shè)置收縮縫。
3、用稀釋的乳膠漆均勻的灑在保溫板上,然后把反射膜均勻的鋪在保溫板上。
4、把計算好發(fā)熱量的電地暖,均勻的鋪在反射膜上,并固定好。然后為該組電地暖接上溫控器。
5、把溫控器固定在離地1.4米左右,且把地面溫感探頭預埋在電地暖的發(fā)熱末端之間。
6、通電實驗,只要發(fā)熱正常,就可以水泥砂漿回填即可。
以上就是電地暖的基本施工流程,主要是要先依據(jù)房間面積大小,進行計算所需要的電地暖散熱末端,然后選擇合適的電地暖即可,比如發(fā)熱電席、電纜、碳晶電地暖等。它的造價在成都大概是180元/平米,這個戶型40平米,總造價在8000元以內(nèi)就可以搞定。
使用燃氣水地暖的話,它的末端施工是與電地暖的流程差不多,另外,還需要布置主水管管道、安裝分集水器,后期還要安裝一臺壁掛爐。
這樣一來,就算安裝分集水器、主水管道及末端的人工材料造價大概是200元/平米,另外壁掛爐的價格至少是7000元左右,所以在成都這個面積,安裝燃氣水地暖的總造價大概是15000元左右。
二、后期能耗及售后維護比較:
40平米的電地暖,它的耗電是約5000瓦,每小時是約5度電。在成都室外溫度5度的情況下,室內(nèi)溫度設(shè)定在18-20度,每天大概滿負荷運行8小時,即每天是40度電,以居民用電0.6元/度電計算,全屋開上地暖的能耗是800元/月。但是,電地暖的開啟可以正在意義上的單屋子開啟運行,比如只開兩個臥室,它的能耗就更低了。
而使用燃氣式的水地暖,常會使用到22千瓦或24千瓦熱負荷的壁掛爐,它的耗氣量大約是2.5立方/小時,還是每天滿負荷工作8小時,每天至少是20立方的燃氣量,居民燃氣計價是平均1.8元/立方(可以申請補貼),所以這個戶型的氣費大約是1000元以內(nèi)。
另外,電地暖在這里是沒有后期維修和維護保養(yǎng)的,除非是地暖發(fā)熱不好或損壞,才會有比較麻煩的維修,我的經(jīng)驗是,電地暖只要安裝妥當了,后期幾乎不用管它。
而水地暖,首先是壁掛爐它會受到空氣質(zhì)量、燃氣質(zhì)量和水質(zhì)的影響,帶來它的故障,所以它會有維修保養(yǎng)的工作;另外,水地暖的散熱末端也需要定期的清洗和維護,一般是1-4年做一次;總體來說,水地暖要比電暖麻煩得多。
在小戶型里,使用暖氣片如何呢?
我是不建議在小戶型里使用暖氣片的,主要原因是空間太小,對空間的利用都非常高,暖氣片又很講究擺放位置,如果位置擺放不得當,很容易影響升溫效果,還會帶來美觀的問題。
而它的造價與安裝水地暖差不多,且后期一樣會面臨維護保養(yǎng)一系列問題,所以,在小戶型里它是排名最后的,不會作為首選系統(tǒng)。
所以,在小戶型里,特別是在50平米左右的戶型里,使用電地暖是比使用燃氣水地暖有優(yōu)勢的,只要注意施工和后期溫度的控制,舒適度還是蠻不錯的。
由于電地暖對電線的要求較高,而很多中大戶型的電線是不適合使用大功率電器的,所以在中大戶型里要慎重使用電地暖。